血常规化验单是医生在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工具。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类化验单上的24项指标可能非常晦涩难懂。因此,在本文里,我们将带你逐一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每一项,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在一毫升的血液里面,有多少个白细胞。这个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对病菌的抵抗能力。正常的白细胞计数范围在4000到11000个/毫升之间,低于此范围则容易导致感染,高于此范围则表示机体可能正在进行一场炎症反应或某些形式的白血病。
二、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在一毫升的血液里面,有多少个红细胞。红细胞主要携带着人体所需的氧和二氧化碳以进行体内物质的交换。正常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在4.0到5.5万/毫升之间,低于此范围则表示机体缺氧,高于此范围则可能导致血病或其他疾病。
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是指在一毫升的血液里面,有多少克的血红蛋白。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在110到160g/L之间,低于此范围则可能导致贫血,高于此范围则可能意味着某种疾病的存在。
四、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是指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反映了机体裸眼下看到的红细胞大小。正常人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5到96fL之间,高于此范围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贫血或者酒精中毒等疾病。
五、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是指单个红细胞里面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平均量。正常人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27到31pg之间,高于此范围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造血障碍、铁过载等疾病。
六、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正常人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在310到360g/L之间,低于此范围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某种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
七、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T)是指在一毫升的血液中所含有的血小板数量,它是控制机体凝血功能和止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数据。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00至300×109/L之间,高于此范围则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症或骨髓纤维化等疾病。
八、平均血小板体积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平均大小,它可以判断血小板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防止血栓的形成。正常人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在7.4到10.4fL之间,高于此范围则可能表明机体抵抗功能降低,低于此范围则表示患者存在各种出血情况。
九、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是指一种白细胞类型在总白细胞数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40~75%之间,偏高可能表明机体正在进行一种炎症反应,如败血症,偏低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原因。
十、淋巴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是指在总白细胞数量中,淋巴细胞数量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在20~40%之间,如果百分比高,则可能意味着机体正在进行细胞免疫反应,如病毒感染或某些肿瘤,如果百分比低,则可能暗示患者存在某些免疫系统疾病或炎症。
十一、单核细胞百分比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是指在总白细胞数量中,单核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范围在3~8%之间,偏高可能暗示机体正在进行某种炎症反应,如结核性感染、外伤等,偏低则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药物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
十二、嗜酸细胞百分比
嗜酸细胞百分比(EO%)是指血液中嗜酸细胞占总白细胞数的百分比。正常值范围在0.5~5.0%之间,如果高于此范围,则可能表明机体处于一些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状态下,如湿疹、哮喘、阔筛地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