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都做什么检查

智多星体检  2023-05-20 12:34:53  阅读 21 次 评论 0 条

肾炎是指肾脏发炎,可以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种。如果症状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那么可能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肾炎疾病的检查非常重要。

1.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诊断肾炎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急性期肾炎患者身上,尿液里会出现蛋白质,同时白细胞、红细胞等也会被检出。但是,在慢性期肾炎的患者身上,尿液里的血统、蛋白质等量较少,可能需要其他的检查方法来鉴定。

2. 血液生化检测

血液生化检测主要是检查肌酐、尿素氮等肾脏功能的生化指标。如果肾脏的功能出现了异常,比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就会上升。

3. 彩超或X光片检查

彩超或X光片检查是为了确定肾脏的大小、形态及位置是否改变,以及任何结构性问题。这些检查可以提示医生以便确诊或排除某些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囊肿等)出现的可能性。

4. 肾活检

肾活检是一种通过取出肾脏的小块组织来进行科学鉴定,比如通过微观和组织化学方法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灶。

5. 免疫学实验

通过免疫学实验来检测血清抗体和补体,可以帮助排除自身免疫疾病的可能性。如果血清抗体和补体含量过高或过低,那么说明患者正在经历某种自身免疫反应或感染。

6. 细菌培养

如果怀疑肾脏受到了细菌感染,那么医生可能会要求对患者的尿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如果确诊了感染的种类,医生将能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7. 神经反射检测

神经反射检测是通过测试小腿和脚的神经反射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肾病的神经并发症。

8. 电解质监测

如果患者肾脏正常功能已受损,则可能出现体内水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以排除肾衰竭。

9. 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可以包括X光片、MRI技术、CT技术等,主要是帮助医生确定肾脏是否存在炎症灶、肿瘤等疾病。同时,还可以观察到一定的实验室数据和成像数据,如肾切片上的某些细胞学变化,可以也为病因的诊断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

10. 尿染色

尿染色是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它可以提供非常有向具体性的信息,比如肾脏结晶物、草酸钙尿症等。通过这个检查手段,医生可以确定病因在哪一个方面,并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

11.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在一些情况下也非常必要,如检测是否有肝功能障碍、肝硬化、以及肝脓肿等引起肾炎的疾病的可能性。

12. 病毒学检测

如果怀疑肾炎病因是病毒导致的,那么医生可以使用病毒学检测方法检查是否存在病毒抗原。这个过程是通过取出患者身上的细胞样本来进行分析的。

13. CT检查

CT检查是全身的检查手段,在排除其他部位疾病的同时能够收集到肾脏的成像数据,病变缺失、肿瘤结节等都可在影像上呈现。通过CT检查,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肾脏结构异常的问题。

14. 血细胞计数

血细胞计数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有异常的细胞或细胞数量。如果血细胞计数异常,说明存在感染、免疫功能失衡等问题,可能与肾炎发生并联。

15. 地基检测

地基检测是通过检测肾脏与丙型肝炎的关系而进行的。通过地基检测,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肝脏是否存在异物,进而制定更完整的诊疗方案。

以上就是肾炎的一些常见检查手段。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来确定需要进行哪些特定的检查。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对保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xn--ruq978cuxe.net/tijian/14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智多星体检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